隨著國家對節能減排行業財政扶持加碼,不少商業人士聞訊紛紛加入了節能行業。而其中不乏一些商人通過概念的混淆,利用節電的概念創造商機。例如,某廠商推出的節電設備,宣稱串聯在照明線路中,能夠節電10%以上。而實際上,這就是一個電抗器,通過減小照明功率,降低照度來節電,這就是一種假的節電裝置。
而在電能質量監測治理這樣一個與用電直接相關的行業里,不少廠商在節能治理的過程中也存在著貓膩。面對令人眼花繚亂的節電設備,我們怎樣一眼看透呢?
只有被浪費掉的電才有可能被節省
我們分析一個設備能不能省電,要抓住一個準則——只有被浪費掉的電才有可能被節省。面對一個節電產品,如果廠家能夠將核心準則用科學的方法解釋清楚,就可以考慮其真實性。如果說不清楚這個問題,就不能認為它是節電設備。
舉個例子,現在公認的電機節電方法是變頻技術。如果不采用變頻調速,流體流量的調節是通過閥門調節,閥門上的損耗顯然造成了很大的浪費,如果通過降低風機、水泵的轉速調節流量,就可以把閥門的損耗消除,從而達到節電效果,這里節電的概念解釋得很清楚。
我們按照上面的分析方法來識別市場上的節電設備,就不難識別其真假了。
大家感到困惑的問題之一,諧波治理能不能節電?
我們根據上面給出的核心準則來分析一下。
諧波電流造成了什么浪費? 諧波電流造成的電能浪費主要是線路的損耗,包括變壓器的損耗。這部分損耗是作為有功功率體現在電表上的。如果降低了這部分損耗,就能夠減少電表的讀數,從而達到節省電費的效果。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諧波治理可以將線路的損耗降低,從而節省一些電費。但前提條件是,要減少線路上的諧波電流才能夠達到降低線路損耗,節省電費的目的。因此,諧波濾波器必須安裝在諧波源處。假如用戶僅僅在變壓器的下端安裝一臺濾波器,則起不到節電的效果。
下圖給出了兩種諧波治理的方法,(a)的方法不能節電,(b)的方法能夠有一定的節電效果。
(a) 濾波器沒有減少下游的諧波電流,沒有節電效果
(b) 濾波器消除了下游的諧波電流,減少了線路損耗
假如按照(b)的方式進行了諧波治理,就能夠獲得一定的節電效果。節能空間的大小取決于三個因素:線路的損耗、諧波的損耗、濾波器的功率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