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功能設計的單一問題。應用配電自動化系統,提高供電可靠率,似乎成了功能設計的傳統思路。但據電力可靠性中心簡報數據表明,現階段影響供電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不是配電網的故障停電,75%以上的問題出于按照固有傳統周期例檢方式導致的人為預安排停電。只有在分析裝備的開發提高管理水平,當故障停電時間等于或大于預安排停電時,才會體現出這一功能的作用。
2、配電自動化由單純的配電監控與數據采集(SCADA)系統加配電自動化(DA)轉向具有DA、配電管理系統(DMS)、地理信息系統(GJS)等較完整的配電自動化實時及供電企業管理系統,配電主站系統也由借用調度主站系統逐步轉向選擇面向配電自動化應用的配電自動化主站系統。
3、設備選擇中的盲目求新。缺乏通盤考慮,忽視自身基礎,盲目在局部設備上求新求好,結果新設備上馬、老設備犯卡,無法取得整體優化的效果。系統結構設計中的顧此失彼。在功能設計中缺乏統籌兼顧,出現控制端與主站功能不匹配、通信通道容量不足、一次網架設備不適應,把配電自動化系統裝在陳舊的配電網架上,其效果難以實現。
4、管理體制與管理機制中的傳統弊端。配電自動化系統主要覆蓋生產、營銷兩大專業,如果還強調垂直職能專業管理,沒有條塊結合分工協作的保證措施,再好的系統也舉步維艱。同時,在系統功能設計中,還存在傳統管理機制中的重系統、輕客戶;重技術、輕管理;重形式、輕實效的思維定式。
5、GIS還是孤立的靜態設備管理系統而不是動態的實時GIS,將SCADA和地理信息統一起來。配電自動化系統功能規范行業標準雖然已經頒布,但要解決各地配電自動化的不規范問題,仍需要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