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電網自動化的發展是電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隨著電力市場及用電水平的提高,配電網面臨著一場新的改革和發展,分析裝備的開發將進一步得到完善。但是配電網自動化在中國仍然是一種因發展而新出的事物,必須采取科學的態度,實事求是的原則,加強我國配電網自動化的研究,因地制宜地進行配電網的改造。
1、分析地區配電網的實際應用情況,找出本地區配電網存在的技術方案問題,本著實事求是立足國情和網情的原則。配電網自動化是一項綜合性工程,涉及的專業多,規劃性強的系統,應根據電網、城市配網的規化進行,避免盲目。配網自動化方案是自動化的核心,在引進國外技術的同時結合國內配電網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國外配電網與國內在很大程度上不盡相同,應有所區別。
2、配電設備的使用面廣、量大、運行環境較為嚴酷,設備選擇應符合當前配電網形勢要求,具有高度可靠性和優越的技術性能。并以真空開關為主,免維護周期長,二次保護和控制設備具有可靠牲,抗干擾能力及適合戶外高溫和低溫等較為嚴酷的運行環境,應具有遠方通訊的接口。自動化程度高,一次開關設備與二次保護裝置能良好地配合,能自動實現配電網自動隔離故障,恢復正常供電的能力,具有就地和遙控功能。
3、遠方通訊是自動化的關鍵技術,RTU要符合配電網使用,分布(散)式,單點的特點:通訊方式應選擇合理,通訊功能強,誤碼率小,速度快,符合遠方實時監控的功能。計算機應用軟件的開發,首先選擇具有開放、兼容的操作平臺,對各種標準的數據庫應具有聯接功能,地理信息應實時地反應配電系統的潮流及負荷情況,對事故記錄及信息反饋,可實現負荷控制、遠方抄表、設備數據庫統計及規劃、無功優化的理論計算等。
4、計算機軟件功能是配電系統自動化的核心,好的軟件可充分體現出技術和自動化的水平,應充分比較。配電網的工程設施應有計劃地分期、分批實施。應確定配電網絡的基本條件,導線截面、輸送容量、線路走向及用戶的基本條件。先采用具有自動化功能的一次開關設備和二次保護監控設備完成自動送電、故障自動分閘和隔離故障功能,能做到隔離和區分故障點。在條件具備時,再投入通訊和計算機網絡,避免走彎路,資金投入可以分批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