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流質量反映了與電壓質量有密切關系的電流的變化,電力用戶除對交流電源有恒定頻率、正弦波形的要求外。還要求電流波形與電壓同相位以保證高功率因數運行。電力系統電能質量監測儀有助于電網電能質量的改善,并降低線損,但不能概括大多數因電壓原因造成的質量問題。
電流質量指實際電壓與理想電壓的偏差,反映供電企業向用戶供應的電能是否合格。這里的偏差應是廣義的,包含了幅值、波形和相位等。這個定義包括了大多數電能質量問題,但不包括頻率造成的電能質量問題,也不包括用電設備對電網電能質量的影響和污染。
供電質量、用電質量等,這些指標共同反映了電力系統生產傳輸的電能的質量,并可以依據這些指標對電能進行管理。從普遍意義上講,電能質量是指供電。但迄今為止,對電能質量的技術含義還存在著不同的認識,這一方面是由于人們看問題的角度不同。
如電力企業可能把電能質量,簡單地看成是電壓(偏差)與頻率(偏差)的合格率,并且用統計數字來說明電力系統電能9%是符合質量要求的。電力用戶則可能把電能質量籠統地看成是否向負荷正常供電。合格的電能質量就是指電源特性完全滿足電氣設備正常設計工況的需要,但實際上不同廠家和不同設備對電源特性的要求可能相去甚遠。
另一方面,電力系統電能質量監測儀也受電力系統發展水平的制約,特別是用電負荷的性能和結構。監測與分析平臺主要由在線監測、電能質量分析與參數設置管理組成。電能質量監測裝置在線監測主要負責,監測電能質量數據的實時刷新紀錄,按照國家標準要求每3秒鐘刷新一次實時數據。
電能質量分析主要負責對統計分析的數據進行數值表、曲線分析以及報表打印處理等操作,參數設置管理主要負責對系統的各種參數,以及電能質量監測儀的各種參數進行設置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