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頻電源的高次諧波是變頻電源可能對其他電氣設備產生的影響之一。目前幾乎所有的變頻電源都采用PWM控制方式,這種脈沖調制形式使變頻電源、單相變頻電源在運行時電源側面會產生高次諧波電流,并造成電壓波形畸變,這種電壓波形的變化會對其他設備的電源供應系統產生較大影響。
想要解決變頻電源、單相變頻電源的這個問題可以采取的措施:其一,采用專用變壓器對變頻電源供電,使變頻電源、單相變頻電源與其他供電系統分離。其二,在變頻電源、三相變頻電源的輸入側加裝濾波電抗器或多種整流橋回路,降低高次諧波分量,減小變頻電源的高次諧波對其他電器設施的影響。
當前電子設備使用日益增多,尤其是電能質量監測裝置、電子計算機、測量和計量儀器,帶有智能控制的自動裝置等,連續性大規模工業生產不斷增長,這些用電負荷對電壓波動十分敏感,電壓急劇波動對其危害的代價是非常大的,因此對供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用電設備設計在額定電壓時性能好,效率高,發生電壓偏差時,其性能和效率都會降低,有的還會減少使用壽命。電壓偏差超過一定范圍,設備會由于過電壓或過電流而損壞。運行頻率偏差對電力系統及其設備的影響,或者說對其危害,取決于偏差值的大小和偏移持續時間。
概括地說,±0.5Hz之內主要是經濟問題,即引起設備的效率降低(損耗增加)。偏離值±0.5Hz超出,不僅使設備效率降低,還危及設備的運行。嚴重時則引起不可逆轉的累積性損傷,重則立即損壞設備,導致系統瓦解甚至崩潰。波形失真、突波、尖波、脈沖波、雜波干擾等的存在,造成用戶設備的使用壽命縮短,如過多或過頻的這些雜波出現,有可能會使高速數據和通訊系統死機或數據出錯。
電能的質量—頻率和電壓是電能生產、消費必須具備的質量檢驗指標。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生產技術的發展,生產過程對電能質量的要求逐步在擴大和深化。世界各國初期對電壓、頻率都有一較寬的允許偏差范圍,但目前都根據其系統的特性做出了不同的規定。超出一定范圍的電壓或頻率的偏差或波形的畸變,都會對電力用戶以及電網的經濟運行等帶來不良的影響。因此,電網運行中要將這些參數的偏差限制在允許的范圍之內,這樣才能保證電能質量。